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

《Anansi Boys》(中譯本)和《Stardust》(英文原文)讀後感

我是從《The Graveyard Book》這個故事,認識Neil Galman這個作者。
之後因緣巧合和朋友借了《Anansi Boys》中譯本。
這部作品算是Neil Galman的成名作之一,說句實話,我還蠻喜歡他的作品,也喜歡他這一部。

故事是從名為“胖查理”的主角開始,從小到大都覺得父親讓自己蒙羞,而且父親的許多惡作劇,總讓他陷入一個十分尷尬的境界。
他應該不恨他的父親,但盡可能的話,他並不想要父親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。

某天在父親以最令他尷尬的方式去世後,他被一位故交告知說,自己的父親其實是一位神明,他有着神明的血統。
除此之外,他還有一位素未謀面的弟弟,只需要和任何一只蜘蛛說一聲,他弟弟就可以過來找他了。

於是某日神推鬼使中,他真的照辦了,然後他的弟弟出現了。
問題是,這並不是什麽感動的久違重逢。
因爲他弟弟不但有着和他父親一樣,讓他難以適從的隨心所欲,還續承了他父親的神力,把胖查理的生活搞得亂七八糟。

這當中,包括了搶走他的未婚妻、害他被老闆陷害、入牢、丟了工作……
雖然,不是故意的。

若讓我來看,把自己陷入那樣的境界,其實胖查理自己也有責任。
因爲一開始的時候,他太懦弱了,什麽都不敢做,什麽都想要依靠人,然後奢望奇跡。
而他的弟弟,就錯在太隨心所欲,太不為別人著想了,尤其是自己的哥哥。

故事讓我覺得不錯的地方,在於最後經過一連串的事件之後,兩兄弟必須一起攜手合作,他們也明白了,其實父親並不是偏心地只把能力分給一個人,而是:就好像,海星那樣,被切成一半了之後,就是一分爲二,再互相成爲不同的獨立個體,而不是從此以後只有一半。
然後兩個人都因此有了改變,並且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歸屬。
我喜歡看到有這樣的磨合與成長的故事。

這是我覺得《Anansi Boys》很符合我喜好的緣故。
其實如果允許的話,可能未來我會去找原文書出來看,因爲他們使用的一些俚語,我覺得只有閲讀原文會比較有趣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《Stardust》也是同一個作者。
我當時之所以會想買,其實只是純粹的因爲看了電影,所以才想看原著。

不過讀完了書之後,我突然覺得,這或許不是一個好主意。
因爲書裏的故事和敍述,遠遠沒有電影的戲劇化和精彩。
但,書寫的故事,卻又有電影所沒有的特殊趣味性。

嚴格來説,我覺得改編的編劇做得還不錯。
可是書裏的故事,卻又比較合情合理。

於是,若能當作兩個徹底不同的故事來看待,説不定會更好。
可惜相信只能在很久以後,待我對電影的主觀印象消退之後,才做得到吧。


所以在那之前,我對《Stardust》並沒有很特殊的偏好或看法。
而且嚴格來説,這一開始應該不是寫給小孩子看的故事,雖然電影改編得童話味道非常濃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