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近期我每逢趴在床上入眠前,或是思考隔日便當 / 午晚餐菜色時,都會忍不住去翻動的一本書,作者是吉永史,目前單行本我買到第5本。
故事線極其簡單,一位同志律師每日晚餐 / 假日 / 午餐的菜色+食譜做法,在當中還加入了律師和他髮型師男友的日常生活互動,和家人、朋友或同事的互動。
認真說起來,我覺得在接觸這本漫畫前,我並未真正理解過『日式家常菜』,也沒有真正去弄過『壽司飯』(只是煮醋飯)以外的日本料理。
直到某次水銀第N趟去台灣旅行回來,帶了這套漫畫給我,我才發現原來日式家常菜很容易弄,而且組合得好的話,我基本上也不用擔憂我的每日三餐,大致上都可以吃得簡單又健康,清晨早一點起來弄便當帶去上班也沒有問題。
早前我的興趣是挑戰完裡面所有的菜色,但有鑑於部份食材大馬買不到才作罷,但有空我還是喜歡抓着翻來覆去研究,看看有什麼想法是我可以改良的。
透過這本漫畫,我發現作者的家常菜都很喜歡加入涼拌,而且有強迫症一定要弄配菜,大多數是葷素冷熱配,要有個葷菜(無論是肉或海鮮),然後有至少兩道熱菜和一個涼拌,或一道熱菜一道涼拌沙拉。
於是水銀的要求加上我想嘗試裡面的食譜,我也養起了煮飯時至少有一葷兩素的搭配,若是和妹妹一起吃,則多數是一葷一素,或偶爾是兩種素菜,畢竟我們倆的食量不大。
今日推薦這系列漫畫,是因為個人覺得裡面的食譜和做法有解釋得非常詳盡,簡單易懂又容易掌握上手,同時作者還會提供延伸做法,例如教導你如果找不到xxx材料,可以用xxx代替之類。
只是部份食材詞彙,由於日本和台灣用法有別,而台灣和馬來西亞用法也有別,所以翻譯過來可能有些人會不知道,或感覺好像很多材料是馬來西亞買不到的。
別沮喪,谷歌大神可以解決很多問題。
另,有些食譜是有點進階的煮法,若是不習慣自己動手烹調的人,可能讀了會覺得不太適合,所以不妨把這個納入考量因素,但我很推薦給愛自己煮東西的朋友。
若是想嘗試煮又擔心手忙腳亂,我建議可以讓自己習慣把所有食材都備齊了在桌上才開始煮,我覺得這個做法有幫助,而這個小提示是《廚房裡的人類學家》所提供的,以後有機會再分享這本書。
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
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
《Person Of Interest》(POI,疑犯追踪)
我是個不常追連續劇的人,看也多數只看歐美劇,而近期讓我瘋狂追隨的,就是Nolan弟弟(Jonathan Nolan)的《Person Of Interest》。
故事主線其實非常簡單——美國政府已擁有了一個系統叫做The Machine(簡稱TM),可以全面掌控所有美國人民的行踪,藉此減低或徹底預防大型恐怖事件。
有個自我放逐的前CIA探員Mr. Reese,遇上TM的製作者、低調的億萬富翁Mr. Finch,Finch給了Reese一個機會——原來TM不止是可以掌控大型恐怖活動,連日常人們的惡意陰謀也可掌控,但所有不涉及國家級恐怖活動的陰謀,一律被歸類入“Irrelevant”(不相關)的名單中,並且過了凌晨12時就會悉數刪除。
Finch使用電腦的能力非常強大,而他所掌控的資訊,就是TM所給的Irrelevant List,每次機器給的一組號碼(美國Social Security Number)代表一個人,這個人可能是加害者,也可能是被害者。
但Finch沒有插手助人的能力,於是他就找上了Reese,給了Reese這個機會,兩人一起聯手協助這些涉及者,阻止他們受害或行凶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我個人很喜歡這部劇的原因,最主要是因為節奏的關係。
故事節奏很流暢,約每一集就是一個獲救的角色,而藉由協助這些人,也可以看到Reese慢慢的獲得了救贖和重新找到人生目標;Finch則是慢慢學著信任人(主要是信任Reese),以及藉由和Reese的合作,從『明知道有人受害卻無法相助』的愧疚感中得到些許舒緩。
故事線一開始很簡單,到了後期當然也少不了陰謀論、政府追殺、多方要抓拿他們倆的劇情……只是編劇們說故事的角度始終很引人入勝,再加上此時已有穩定的支持者+熱愛角色的觀眾,自然玩多大還是會忠實的追下去。
另外,人物的互動及設定非常有趣,除了兩位歷經滄桑的主角吸引我,這部劇很難得的是我幾乎沒有討厭的主要角色,連一開始是企圖謀害Reese的收賄警察Fusco也討厭不起來(即使他的模樣非常不討喜),感覺大家都是身在其位謀其事。
連可說是明顯腦袋有病的Root(一位病態殘忍的電腦駭客),編劇也能用一句話說明她的性格和所長:「Every system has a flaw, and I am very good at finding it.」——多簡潔,這句話不僅僅是指機器或電腦,她還把每個人都視為一個“系統”,而她擅長找出他們的弱點,讓他們屈服。
當然,有人評過說此部作品兩位主角一直開外掛——Reese打架開外掛(例如和四、五個黑道壯漢打架,僅花一、兩分鐘就把人打得飛出窗外),還有Finch的無限金錢開外掛(做個任務就隨手買下一間公司,或一間房子是哪招)……我不得不承認,這個評論是再中肯不過。
只是在我很喜歡一個故事和故事中的角色的時候,我會選擇戳盲自己的雙眼當看不到這個血淋淋的事實。
推薦這個作品,不止是因為是Nolan的作品,同時也是因為我很喜歡,難得看到讓我追得這麼熱血沸騰的推理追犯連續劇……而且全程幾乎沒啥愛情元素,全都是社會現象、人心和人性、各種政府系統弊病……我喜歡這樣的故事,也推薦給喜歡這類故事的朋友。
故事主線其實非常簡單——美國政府已擁有了一個系統叫做The Machine(簡稱TM),可以全面掌控所有美國人民的行踪,藉此減低或徹底預防大型恐怖事件。
有個自我放逐的前CIA探員Mr. Reese,遇上TM的製作者、低調的億萬富翁Mr. Finch,Finch給了Reese一個機會——原來TM不止是可以掌控大型恐怖活動,連日常人們的惡意陰謀也可掌控,但所有不涉及國家級恐怖活動的陰謀,一律被歸類入“Irrelevant”(不相關)的名單中,並且過了凌晨12時就會悉數刪除。
Finch使用電腦的能力非常強大,而他所掌控的資訊,就是TM所給的Irrelevant List,每次機器給的一組號碼(美國Social Security Number)代表一個人,這個人可能是加害者,也可能是被害者。
但Finch沒有插手助人的能力,於是他就找上了Reese,給了Reese這個機會,兩人一起聯手協助這些涉及者,阻止他們受害或行凶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我個人很喜歡這部劇的原因,最主要是因為節奏的關係。
故事節奏很流暢,約每一集就是一個獲救的角色,而藉由協助這些人,也可以看到Reese慢慢的獲得了救贖和重新找到人生目標;Finch則是慢慢學著信任人(主要是信任Reese),以及藉由和Reese的合作,從『明知道有人受害卻無法相助』的愧疚感中得到些許舒緩。
故事線一開始很簡單,到了後期當然也少不了陰謀論、政府追殺、多方要抓拿他們倆的劇情……只是編劇們說故事的角度始終很引人入勝,再加上此時已有穩定的支持者+熱愛角色的觀眾,自然玩多大還是會忠實的追下去。
另外,人物的互動及設定非常有趣,除了兩位歷經滄桑的主角吸引我,這部劇很難得的是我幾乎沒有討厭的主要角色,連一開始是企圖謀害Reese的收賄警察Fusco也討厭不起來(即使他的模樣非常不討喜),感覺大家都是身在其位謀其事。
連可說是明顯腦袋有病的Root(一位病態殘忍的電腦駭客),編劇也能用一句話說明她的性格和所長:「Every system has a flaw, and I am very good at finding it.」——多簡潔,這句話不僅僅是指機器或電腦,她還把每個人都視為一個“系統”,而她擅長找出他們的弱點,讓他們屈服。
當然,有人評過說此部作品兩位主角一直開外掛——Reese打架開外掛(例如和四、五個黑道壯漢打架,僅花一、兩分鐘就把人打得飛出窗外),還有Finch的無限金錢開外掛(做個任務就隨手買下一間公司,或一間房子是哪招)……我不得不承認,這個評論是再中肯不過。
只是在我很喜歡一個故事和故事中的角色的時候,我會選擇戳盲自己的雙眼當看不到這個血淋淋的事實。
推薦這個作品,不止是因為是Nolan的作品,同時也是因為我很喜歡,難得看到讓我追得這麼熱血沸騰的推理追犯連續劇……而且全程幾乎沒啥愛情元素,全都是社會現象、人心和人性、各種政府系統弊病……我喜歡這樣的故事,也推薦給喜歡這類故事的朋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