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看完屬於正劇的《The Lion,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》之後,才看屬於前傳性質的《The Magician's Nephew》,其實整個感覺還頗微妙。
第一是因爲,主角換人了(這是當然的),不是我熟悉的四位小孩子,而是一開始接觸Narnia起源、見證了Narnia如何開始的兩位小孩子——Polly和Digory。
第二就是,其實故事剛開始甚至進行到中間的部分爲止,都還不會看見Narnia的影子,只提及了Polly和Digory的身世、戰爭中的英國、還有着迷于研究魔法的Uncle Andrew(Digory就是他的侄子)。
爲了研究一些來源莫名的塵土,Uncle Andrew把那些塵土分別煉成黃色和青色的戒指,再想辦法欺哄Polly和Digory作爲實驗對象……然後兩位小孩子從中發現,借由黃色的戒指,他們可以前往一座森林地帶,在森林裏有許多池子,而借由踏入其中一個池子再穿上青色戒指,他們則可以穿越去其他的世界。
有時候壞事情的發生,就是當你在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,跑去探索了新環境。兩個小孩子首先接觸到的,是一個瀕死的老世界“Charn”,而被莫名的好勝好強心主導的Digory,則在那邊喚醒了邪惡女巫皇Jadis,再因爲種種機緣,一不小心就把Jadis帶到了他們的世界。
雖然Jadis的魔法在我們的世界沒辦法發生作用,但她還有一身的蠻力和不講道理的脾氣,因此而四處搗亂做害了一番,爲了把Jadis帶離他們的世界,Digory和Polly再次使用了戒指,這次除了他們和Jadis之外,則還從我們的世界帶走了一匹馬、一位車夫和Uncle Andrew。
不同顔色的戒指,原來黃色的總是會跑回樹林的世界——也就是不同世界的交叉點——而青色的,總是喜歡往外跑,拼命要離開樹林。
於是在樹林裏,幾個人和一匹馬在混亂中,又不小心跳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——Nothing,這是一開始Jadis的定義。
然後從這裡開始,他們全部見證了Narnia的誕生。
在這裡,可以看到Narnia是由Aslan以唱歌的方式,先是有了光、有了風、有了天空、有了太陽;然後有了山、有了地、有了河流……是的,我想說到了這裡,應該大部份人都想到了什麽——創世紀。
是的,一開始感覺並不明顯,但到了這一部,一切就突然變得顯而易見——Aslan就是Narnia故事系列裏宛如‘神’一般的存在。
同一時間,Aslan也唱出了動物們,給予整個Narnia生命和活力,並且從中每一種動物中挑選了一對出來,賦予它們智慧和説話的能力。
只……除了人類和邪惡(Jadis)。
這兩者並不是一開始就從Narnia誕生出來的生物,不是Aslan期待中要帶給Narnia的存在,而是在陰差陽錯的命運中,無可避免地踏入了Narnia。(故事中Aslan有提及,邪惡是無可避免的,但祂原本並沒有預算要這麽快就把讓Narnia面對邪惡,因爲剛新生的國度並沒有能力應付邪惡的Jadis女巫皇。)
因爲是人類之子(Digory)帶來的邪惡,所以就要由人類之子為Narnia的生靈們負起責任,Digory要想辦法弄來一顆守護Narnia用的種子;而隨着他一起來到的正直、純樸又勇敢的車夫,則和他溫柔的太太一起成了Narnia的國王和王后,從此兩人的子孫血脈幫忙管理Narnia。
到此爲止,故事差不多告了一個段落,不過當中有一些有趣的細節是和後來的故事有關係,是我個人覺得非要分享不可的。
首先,在《The Lion,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》裏面一開始出現的電燈柱,原來是Jadis在我們的世界搞破壞的時候,順手抓了一起帶過去的,所以在那故事裏,Lucy第一個看到的電燈柱,在故事裏其實是扮演了“原來世界”和“Narnia世界”分界的開始。
那爲什麽一開始的時候,是通過衣櫥進入Narnia呢?
原來是因爲Digory有一位病重的母親,他在協助了Aslan拿到種子、種下了協助守護新生Narnia的蘋果樹之後,Aslan送了他一粒可醫治他母親病情的蘋果,待他母親吃完病愈之後,他把蘋果核和戒指一起埋在了後院,蘋果長成樹,待樹在戰爭中被砍倒之後,他不願意樹幹就這樣被當成燃燒物毀掉,於是把蘋果樹做成了衣櫥……是的,這就成了日後通向Narnia的衣櫥。
可是爲什麽衣櫥只能給四位孩子使用一次呢?
我想,除了如Aslan說過的:“下一次就不能使用同樣的通路”之外,還有另一點,就是因爲這棵蘋果樹並沒有很強大的魔法,讓四位孩子來回一次之後,就剛好用完了,於是他們也沒辦法再透過一樣的道路前去——當然這是我的推測,而這樣的推測其實很無趣,純粹就是自己的想象而已。
這就是《The Magician's Nephew》,說的是Narnia的起源和來歷,以及交待原來世界和Narnia之間的一些牽扯。
若要問我的意見,盡量把《The Magician's Nephew》當作另一部獨立,但是有相關的作品來看,會比較容易接受及看完,因爲正如我前面所說過的——實際上到了後半部,讀者才會看到Narnia的出現。
另外,這一部比《The Lion,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》來得更深沉一些,也多了一些微妙的深度(個人理解)。
就好像Jadis誘惑Digory無視Aslan的交代和Narnia衆生,而且是在蘋果園處誘惑的安排,受到誘惑的Digory在驚醒拒絕的那一刻,又發現無時無刻在自己不知道的同時,其實有生物會看到……我覺得這一切都隱含着《聖經》的教條和説教的意味。
如果說《The Lion,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》是提醒我們一份童真的想象力冒險,那麽《The Magician's Nephew》其實更傾向于簡潔、充滿幻想、更唯美而且更容易被接受的創世紀故事,也在敍説中對比了三種世界——接近毀滅並且是自取滅亡的世界(Charn)、正步向毀滅但還是有得挽救的世界(我們的世界)和全新又生機勃勃的世界(Narnia)。
Aslan除了是‘神’的地位,同時在言詞間也帶出了作者對下一代和這個世界的期待——希望後代都能繼續為這個世界努力,別走向滅亡,同時也可以孕育一個不剝奪孩子們的童真和想象力的世界。
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
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
《Arrietty's Song》by Cécile Corbel
最近一直反復在聼這首歌。
也因此而迷上了Cécile Corbel的歌聲。
這首歌其實是《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イ》(中文翻譯:借物少女艾莉緹)的主題曲,而《借物少女》則是Studio Ghibli(宮崎駿監製)2011年推出的動畫。
馬來西亞能不能看到這個動畫還是個未知數,但這首歌首先就讓我不可自拔地沉迷了。
我不太會形容歌曲的感覺,總之就是一種很空靈的歌聲,唱出了14嵗少女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好奇,急着想探索身邊的一切,卻又因爲自身種族的不利因素,而必須保持低調及壓抑冒險精神,也充滿了莫名地不安和焦慮……我覺得歌曲很好地帶出了這個意境。
雖然我聼不懂歌詞。
在趕稿的尾期,獻上這首歌和短短的更新。
也因此而迷上了Cécile Corbel的歌聲。
這首歌其實是《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イ》(中文翻譯:借物少女艾莉緹)的主題曲,而《借物少女》則是Studio Ghibli(宮崎駿監製)2011年推出的動畫。
馬來西亞能不能看到這個動畫還是個未知數,但這首歌首先就讓我不可自拔地沉迷了。
我不太會形容歌曲的感覺,總之就是一種很空靈的歌聲,唱出了14嵗少女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好奇,急着想探索身邊的一切,卻又因爲自身種族的不利因素,而必須保持低調及壓抑冒險精神,也充滿了莫名地不安和焦慮……我覺得歌曲很好地帶出了這個意境。
雖然我聼不懂歌詞。
在趕稿的尾期,獻上這首歌和短短的更新。
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
《龍游淺溪》讀後感
作者:紫荊
繪者:BT公寓·SEDUCE
出版社:架空之都(威向文化出版社)
讀後感:
我覺得在架空的耽美小説和作者群中,《龍游淺溪》和紫荊不算是特別引人注目的一個,但不知爲何,我看完了《龍游淺溪》之後,就喜歡上了她的寫作風格。
嚴格說起來,《龍游淺溪》是一部非常清水又輕淡的作品,而紫荊這個作者對於主角之間感情的描繪,從《龍游淺溪》到《月色如水》(雖然我沒有去留意先後出版順序),也是很輕描淡寫,不刻意著重,卻又不讓你感覺不到味。
在看習慣了耽美小説中經常出現的激烈感情,或者非常華麗的詞彙場面什麽的,個人覺得紫荊的寫風特別清新,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。
《龍游淺溪》裏的玥溪由於體質不好,所以在情事方面是沒什麽看頭的(喂),再加上身為紅牌的母親耳濡目染的關係,在感情方面頗有“看破紅塵”的淡然。故事到了後半部,也有解釋並且強調了玥溪之所以這樣,也並非全然天生,而是因爲經歷了傷害才會這樣,但我喜歡的原因,在於作者沒有刻意強調這些,而只是輕輕帶過。
其實在這一點上,我覺得這是非常個人並且主觀的,因爲可能有些人看了,會覺得沒有寫出來不太夠味,沒有了戲劇化的激烈效應;但我個人卻很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,因爲感覺就好像是帶出一個意境——即使當年自己如何傷痛,但時間總會淡化痛感並且讓人成長,相比較之下,過往我們曾經以爲無法面對的人,再次站在自己面前時,才會發現自己差點忘了對方。
可能是我想太多,但我喜歡這樣的處理方法所帶給我的感覺。
至於身為龍釋天的攻君,則從頭到尾發揮了霸君本色,以及“無所不能”的神奇影響力——因爲太厲害了,厲害到好像開了密碼的全能主角那樣,反而讓我對他的印象有點模糊。
或許是爲了配合玥溪這樣,似乎非常適合被供養起來的小受,所以才有這樣的攻君吧?但這樣的攻君,卻會給人感覺不太真實,也不覺得他是個有血有肉的角色。
《龍游淺溪》中,若說玥溪比較像個真實存活着的角色,那麽龍天釋就好像是一點真實感都沒有的“神”,而這個神剛好愛上了玥溪。
直到到了將近結局時,玥溪拿龍天釋兒子(是的他因爲商業聯婚的關係,有個兒子,不過太太已過世)的感情作爲比喻,詢問龍天釋的處理方式時,他的回答讓我感覺他才有那麽一點“人”的感覺:
「我會把你關起來,看得緊緊的,讓你連逃跑的路都找不到。那樣你的世界只有我,無論多少恨愛,只要時間久了所有的都會淡忘了。」
我覺得,作者是用這一句,在總結龍天釋的霸道、手段和對玥溪的重視,一句話完整地表達了所有,這也是我喜歡這句的緣故。
說句真的,我覺得這部作品裏,配角的性格還鮮明簡單過主角,因爲兩個主角——玥溪與世無爭,龍天釋強得讓你感覺什麽都撼動不了他,所以若不是故事都集中在他們身上(廢話),真的分分鐘會被搶了注意力。(例如梅瞬臣就超搶鏡的~)
但作者的掌握還相當不錯,所以配角們都很恰如其分地襯托出主角們的特色,例如梅瞬臣的老練對比玥溪的與世無爭,例如龍釋天的萬能對比玥溪前男人(一直想不起名字,只記得是姓白的)的不擇手段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……etc。
最後,若要我用自己的觀點總結這部作品,我的想法是:這是一部角色性格很鮮明,故事綫很平淡,描寫很流暢的作品。
繪者:BT公寓·SEDUCE
出版社:架空之都(威向文化出版社)
讀後感:
我覺得在架空的耽美小説和作者群中,《龍游淺溪》和紫荊不算是特別引人注目的一個,但不知爲何,我看完了《龍游淺溪》之後,就喜歡上了她的寫作風格。
嚴格說起來,《龍游淺溪》是一部非常清水又輕淡的作品,而紫荊這個作者對於主角之間感情的描繪,從《龍游淺溪》到《月色如水》(雖然我沒有去留意先後出版順序),也是很輕描淡寫,不刻意著重,卻又不讓你感覺不到味。
在看習慣了耽美小説中經常出現的激烈感情,或者非常華麗的詞彙場面什麽的,個人覺得紫荊的寫風特別清新,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。
《龍游淺溪》裏的玥溪由於體質不好,所以在情事方面是沒什麽看頭的(喂),再加上身為紅牌的母親耳濡目染的關係,在感情方面頗有“看破紅塵”的淡然。故事到了後半部,也有解釋並且強調了玥溪之所以這樣,也並非全然天生,而是因爲經歷了傷害才會這樣,但我喜歡的原因,在於作者沒有刻意強調這些,而只是輕輕帶過。
其實在這一點上,我覺得這是非常個人並且主觀的,因爲可能有些人看了,會覺得沒有寫出來不太夠味,沒有了戲劇化的激烈效應;但我個人卻很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,因爲感覺就好像是帶出一個意境——即使當年自己如何傷痛,但時間總會淡化痛感並且讓人成長,相比較之下,過往我們曾經以爲無法面對的人,再次站在自己面前時,才會發現自己差點忘了對方。
可能是我想太多,但我喜歡這樣的處理方法所帶給我的感覺。
至於身為龍釋天的攻君,則從頭到尾發揮了霸君本色,以及“無所不能”的神奇影響力——因爲太厲害了,厲害到好像開了密碼的全能主角那樣,反而讓我對他的印象有點模糊。
或許是爲了配合玥溪這樣,似乎非常適合被供養起來的小受,所以才有這樣的攻君吧?但這樣的攻君,卻會給人感覺不太真實,也不覺得他是個有血有肉的角色。
《龍游淺溪》中,若說玥溪比較像個真實存活着的角色,那麽龍天釋就好像是一點真實感都沒有的“神”,而這個神剛好愛上了玥溪。
直到到了將近結局時,玥溪拿龍天釋兒子(是的他因爲商業聯婚的關係,有個兒子,不過太太已過世)的感情作爲比喻,詢問龍天釋的處理方式時,他的回答讓我感覺他才有那麽一點“人”的感覺:
「我會把你關起來,看得緊緊的,讓你連逃跑的路都找不到。那樣你的世界只有我,無論多少恨愛,只要時間久了所有的都會淡忘了。」
我覺得,作者是用這一句,在總結龍天釋的霸道、手段和對玥溪的重視,一句話完整地表達了所有,這也是我喜歡這句的緣故。
說句真的,我覺得這部作品裏,配角的性格還鮮明簡單過主角,因爲兩個主角——玥溪與世無爭,龍天釋強得讓你感覺什麽都撼動不了他,所以若不是故事都集中在他們身上(廢話),真的分分鐘會被搶了注意力。(例如梅瞬臣就超搶鏡的~)
但作者的掌握還相當不錯,所以配角們都很恰如其分地襯托出主角們的特色,例如梅瞬臣的老練對比玥溪的與世無爭,例如龍釋天的萬能對比玥溪前男人(一直想不起名字,只記得是姓白的)的不擇手段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……etc。
最後,若要我用自己的觀點總結這部作品,我的想法是:這是一部角色性格很鮮明,故事綫很平淡,描寫很流暢的作品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